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三菱电机服务商    

PLC、变频器、伺服驱动、触摸屏,机器人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吴经理
  • 电话:18576370666
  • 邮件:18576370666@163.com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何保证上下级保护的协调性?
新闻中心
如何保证上下级保护的协调性?
发布时间:2025-10-09        浏览次数:16        返回列表

保证上下级空气开关(以下简称 “空开”)保护协调性,核心目标是避免 “越级跳闸”—— 即当下级回路(如电机、加热回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仅下级空开跳闸切断故障回路,上级空开(如总控空开)保持正常供电,确保非故障回路不受影响,同时便于快速定位故障点。实现这一目标需遵循 “选择性保护原则”,从 “脱扣特性匹配”“额定电流分级”“动作时间配合” 三个维度系统设计,具体方法如下:

一、核心原则:明确上下级的 “保护分工”

首先需清晰界定回路层级关系,通常工业设备的空开保护层级为:总控空开(上级)→ 分回路空开(中级,如动力回路、控制回路)→ 设备专用空开(下级,如单台电机、加热器)上下级协调的本质是:故障发生时,离故障点最近的下级空开优先动作,上级空开 “延迟响应” 或不响应,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下级空开的 “故障电流耐受能力” 低于上级;

  2. 下级空开的 “动作时间” 短于上级。

二、具体实现方法:三大关键维度

维度 1:额定电流(In)的 “分级差” 设计 —— 避免过载时越级

上下级空开的额定电流需保持合理差值,确保下级回路的 “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和 “过载电流” 不会触发上级空开跳闸。

  • 核心公式上级空开额定电流(In 上) ≥ 1.2~1.5 × 下级最大空开额定电流(In 下 max)(系数 1.2~1.5 的选择:若下级为普通阻性负载,取 1.2;若下级含电机、压缩机等感性负载,因启动电流大,取 1.5,避免启动时误触发上级)

  • 示例 1(普通负载):下级回路含 3 个分空开,规格分别为 20A(加热)、16A(照明)、25A(风机),则下级最大 In 下 max=25A。上级空开 In 上需满足:In 上 ≥ 1.2×25A=30A,因此上级可选 32A 或 40A(优先选 32A,避免过大导致保护失效)。

  • 示例 2(含大功率电机):下级最大分空开为 50A(15kW 电机,D 型脱扣),则上级 In 上需≥1.5×50A=75A,因此上级可选 80A(D 型脱扣),而非 63A(63A<75A,可能触发越级)。

  • 禁忌:上下级额定电流接近(如上级 63A,下级 50A 且无系数冗余),或下级 In 大于上级 In(如上级 40A,下级 50A),必然导致越级跳闸。

维度 2:脱扣特性(类型)的 “匹配性” 选择 —— 避免短路时越级

空开的 “脱扣特性” 决定了它在不同电流下的跳闸时间,分为B 型、C 型、D 型(工业设备常用 C/D 型,家用多为 B 型),需根据下级负载类型匹配上级特性,确保短路时下级先动作。

脱扣类型动作电流范围(相对于 In)典型应用场景上下级匹配原则
B 型3~5 倍 In(跳闸时间 0.1~10s)纯阻性负载(如白炽灯、电阻炉)仅用于家用 / 小型设备,工业中极少作为上级
C 型5~10 倍 In(跳闸时间 0.1~10s)普通感性负载(如小电机 < 7.5kW、变频器、接触器)若下级为 C 型,上级可选 C 型(需满足电流差);若下级为 D 型,上级优先选 D 型
D 型10~20 倍 In(跳闸时间 0.1~10s)大启动电流负载(如电机≥15kW、压缩机、水泵)作为上级时,仅匹配下级为 D 型的大功率负载,避免因下级启动电流触发上级跳闸
  • 关键逻辑:下级负载的 “启动电流 / 短路电流” 需落在下级空开的脱扣范围内,且不触发上级空开的脱扣阈值。例如:下级为 15kW 电机(In=30A,D 型,10 倍 In=300A 时跳闸),上级为 80A(D 型,10 倍 In=800A 时跳闸)。当电机短路产生 500A 电流时,下级 30A 空开因 500A>300A 而跳闸,上级 80A 空开因 500A<800A 而不动作,实现选择性保护。

  • 禁忌:下级为 D 型(大启动电流),上级为 C 型。例如:下级 30A D 型(10 倍 In=300A),上级 63A C 型(10 倍 In=630A),看似电流差足够,但电机启动电流若达 250A(<300A,下级不跳闸),可能接近 C 型的 5 倍 In(63×5=315A),导致上级误跳闸。

维度 3:动作时间(T)的 “延时配合”—— 应对大短路电流

当发生严重短路(如导线直接短路,电流远超上下级空开的脱扣阈值)时,仅靠 “电流差” 和 “脱扣类型” 可能无法区分,需通过 “动作时间分级” 实现协调:上级空开动作时间 ≥ 下级空开动作时间 + 0.1~0.5s(即上级 “延时跳闸”,给下级足够时间先动作)。

实现时间配合的两种方式:

  1. 选用 “带延时脱扣功能” 的上级空开:工业级空开(如塑壳断路器 MCCB)通常支持 “短延时”(0.1~0.5s)或 “长延时” 设置,上级可设置为 “短延时 0.3s”,下级设置为 “瞬时跳闸”(0s)。当短路电流同时触发上下级时,下级瞬时跳闸,上级因 0.3s 延时未到而不动作。

  2. 利用 “不同类型空开的固有动作时间差”:若不具备延时设置功能,可通过空开类型的固有特性匹配:

    • 下级用 “微型断路器(MCB)”:固有动作时间短(≤0.1s),适合瞬时保护;

    • 上级用 “塑壳断路器(MCCB)”:固有动作时间略长(0.1~0.2s),天然形成时间差,避免越级。

  • 示例:下级为 32A MCB(C 型,瞬时动作),上级为 63A MCCB(C 型,固有动作时间 0.15s)。当短路电流达 200A 时,下级 MCB 在 0.05s 跳闸,上级 MCCB 因 0.15s 延时未到而保持闭合,实现选择性。

三、常见误区与规避方法

  1. 误区 1:只看额定电流,忽略脱扣类型

    • 问题:下级为 D 型(电机负载),上级选 C 型,电机启动电流触发上级跳闸。

    • 规避:下级为 D 型时,上级必须选 D 型;下级为 C 型时,上级可选 C/D 型(优先 C 型,成本更低)。

  2. 误区 2:上级电流选得过大,失去保护作用

    • 问题:下级 In=25A,上级选 100A(远超 1.5×25=37.5A),当下级线路过载烧毁时,上级仍不跳闸。

    • 规避:严格按 “1.2~1.5 倍” 系数选择上级电流,最大不超过 2 倍(特殊大功率负载除外)。

  3. 误区 3:多级回路未分级,仅靠 “总空开 + 设备空开” 两级保护

    • 问题:设备空开(下级)故障时,直接触发总空开(上级)跳闸,整个系统断电。

    • 规避:复杂设备需设计 “总空开→分回路空开→设备空开” 三级保护,每级均满足 “电流差 + 特性匹配”。

四、验证与调试:确保协调有效

选型后需通过 “模拟测试” 验证协调性,避免实际运行中出现问题:

  1. 过载测试:对下级回路施加 1.2 倍 In 的过载电流,观察下级空开跳闸,上级不跳闸;

  2. 短路测试:用专用设备模拟下级回路短路(电流为下级 In 的 10~20 倍),观察下级空开瞬时跳闸,上级无动作;

  3. 启动测试:对含电机的下级回路,启动电机观察电流波动,确保上级空开不误跳闸。

总结

上下级保护协调性的核心是 “让离故障点最近的空开先动作”,实现路径可简化为:

  1. 确定回路层级(总→分→设备);

  2. 按 “1.2~1.5 倍” 原则匹配上下级额定电流;

  3. 按下级负载类型匹配脱扣特性(D 型下级配 D 型上级,C 型下级配 C 型上级);

  4. 复杂场景通过 “延时设置” 或 “空开类型(MCB/MCCB)” 实现动作时间差;

  5. 最终通过模拟测试验证有效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彻底避免越级跳闸,保障设备供电稳定性和故障排查效率。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76370666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