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 FX5U PLC 控制 4 台步进电机(带编码器)实操方案
三菱 FX5U PLC 凭借内置 4 轴高速脉冲输出(最高 200kHz)、高精度高速计数功能,可直接实现 4 台步进电机的闭环定位控制(编码器反馈修正),适配分拣、搬运、多轴联动等工业场景。以下是硬件配置、参数设置、程序框架、闭环逻辑及调试要点,覆盖 “开环基础控制” 到 “闭环精度修正” 全流程。
一、核心需求与硬件配置
1. 核心控制需求
2. 硬件清单(4 轴配置)
| 设备类型 | 选型 / 规格 |
|---|---|
| PLC | 三菱 FX5U-64MT/80MT(内置 4 轴脉冲输出:Y0/Y1/Y2/Y3;高速计数器:X0-X7) |
| 步进驱动器 | 两相数字式步进驱动器(如雷赛 DM542、三菱 MR-JE-C),支持脉冲 + 方向控制,兼容差分信号 |
| 步进电机 | 57/86 步进电机(带增量式编码器,如 1000 线 AB 相,NPN 集电极开路输出) |
| 编码器 | 每台电机配 1 路增量式编码器(AB 相,5-24V 供电),反馈实际位移 / 转速 |
| 辅助元件 | 限位开关(NPN 型)、急停按钮、24V 开关电源(给驱动器 / 编码器供电)、联轴器 / 丝杆 |
| 通信 / 人机 | 触摸屏(如三菱 GS2110),用于设定定位参数、监控运行状态 |
3. 硬件接线(单轴示例,4 轴同理)
(1)脉冲 + 方向控制接线(FX5U→步进驱动器)
FX5U 内置脉冲输出为差分信号,需与驱动器差分输入匹配:
| FX5U 端子 | 信号类型 | 步进驱动器端子 | 说明 |
|---|---|---|---|
| Y0 | 脉冲输出 + | PUL+ | 轴 1 脉冲信号正极 |
| Y1 | 方向输出 + | DIR+ | 轴 1 方向信号正极 |
| COM0 | 脉冲输出 - | PUL- | 脉冲信号负极(公共端) |
| COM1 | 方向输出 - | DIR- | 方向信号负极(公共端) |
(2)编码器反馈接线(编码器→FX5U 高速计数器)
编码器 AB 相接入 FX5U 高速计数器(HSC),4 轴编码器对应 4 路 HSC:
| FX5U 端子 | 高速计数器 | 编码器信号 | 说明 |
|---|---|---|---|
| X0 | C235 | A 相 + | 轴 1 编码器 A 相 |
| X1 | C235 | B 相 + | 轴 1 编码器 B 相 |
| X2 | C236 | A 相 + | 轴 2 编码器 A 相 |
| X3 | C236 | B 相 + | 轴 2 编码器 B 相 |
| X4 | C237 | A 相 + | 轴 3 编码器 A 相 |
| X5 | C237 | B 相 + | 轴 3 编码器 B 相 |
| X6 | C238 | A 相 + | 轴 4 编码器 A 相 |
| X7 | C238 | B 相 + | 轴 4 编码器 B 相 |
(3)限位 / 急停接线
二、核心原理:闭环修正逻辑
步进电机开环控制易因负载过大丢步,通过编码器反馈实现位置闭环修正:
三、参数配置(GX Works3 软件)
1. 脉冲输出参数设置
2. 高速计数器参数设置
进入「PLC 参数」→「高速计数器」,启用 C235~C238(对应 4 轴编码器):
| 计数器号 | 输入端子 | 计数模式 | 触发方式 |
|---|---|---|---|
| C235 | X0/X1 | 增 / 减计数 | AB 相相位差 |
| C236 | X2/X3 | 增 / 减计数 | AB 相相位差 |
| C237 | X4/X5 | 增 / 减计数 | AB 相相位差 |
| C238 | X6/X7 | 增 / 减计数 | AB 相相位差 |
四、程序编写(梯形图 + 结构化文本,GX Works3)
1. 变量定义(数据寄存器 D)
| 寄存器组 | 用途 | 轴 1 地址 | 轴 2 地址 | 轴 3 地址 | 轴 4 地址 |
|---|---|---|---|---|---|
| 目标脉冲数 | 定位指令目标脉冲 | D100 | D200 | D300 | D400 |
| 实际脉冲数 | 编码器反馈脉冲数 | D110 | D210 | D310 | D410 |
| 位置偏差 | 目标 - 实际脉冲数 | D120 | D220 | D320 | D420 |
| 偏差阈值 | 触发补偿的最小偏差 | D130 | D230 | D330 | D430 |
| 目标速度 | 运行速度(kHz) | D140 | D240 | D340 | D440 |
| 限位标志 | 限位触发标志 | M110/M111 | M210/M211 | M310/M311 | M410/M411 |
| 急停标志 | 全局急停 | M800 | — | — | — |
2. 核心程序段
(1)急停与限位保护(优先级最高)
ladder
// 急停触发(X10=急停按钮,常闭) LD X10 ANI M800 OUT M800 RST Y0 RST Y1 RST Y2 RST Y3 RST Y4 RST Y5 RST Y6 RST Y7 // 切断所有轴脉冲输出 // 轴1限位保护(X11=正向限位,X12=反向限位) LD X11 OUT M110 LD X12 OUT M111 LD M110 OR M111 RST Y0 RST Y1 // 轴1停止 // 轴2/3/4限位逻辑同轴1,替换对应X/Y/M地址
(2)编码器反馈采集(高速计数器)
ladder
// 轴1编码器采集(C235) LD M8000 MOV C235 D110 // 实时读取编码器脉冲数存入D110 // 轴2(C236)、轴3(C237)、轴4(C238)同理 MOV C236 D210 MOV C237 D310 MOV C238 D410
(3)开环定位指令(DRVI,相对定位)
ladder
// 轴1启动定位(X00=轴1启动按钮) LD X00 ANI M800 ANI M110 ANI M111 DRVI D100 D140 Y0 Y1 // DRVI 目标脉冲 速度 脉冲端 方向端 // DRVI指令说明:相对定位,Y0输出脉冲,Y1输出方向,完成后M8029置1 // 轴2(X01)、轴3(X02)、轴4(X03)同理 LD X01 ANI M800 ANI M210 ANI M211 DRVI D200 D240 Y2 Y3 LD X02 ANI M800 ANI M310 ANI M311 DRVI D300 D340 Y4 Y5 LD X03 ANI M800 ANI M410 ANI M411 DRVI D400 D440 Y6 Y7
(4)闭环偏差修正(核心逻辑)
ladder
// 轴1偏差计算与补偿 LD M8000 ANI M800 SUB D100 D110 D120 // 偏差=目标-实际 ABS D120 D120 // 取绝对值 CMP D120 D130 M120 // 对比偏差与阈值 LD M120 // 偏差>阈值,触发补偿 DRVI D120 K50 Y0 Y1 // 以50kHz速度补偿偏差 // 轴2/3/4偏差修正逻辑同轴1,替换对应D/M地址
(5)原点回归(调试必备)
ladder
// 轴1原点回归(X04=原点回归按钮) LD X04 ANI M800 ZRN K0 K100 Y0 Y1 // ZRN 原点偏移 速度 脉冲端 方向端 // ZRN指令:找原点开关(X19),触发后减速停止,清零计数器
3. 结构化文本(ST)优化(多轴联动)
若需 4 轴联动(如插补),用 ST 语言更高效,示例:
st
/ 轴1定位与补偿 IF X00=TRUE AND M800=FALSE AND M110=FALSE AND M111=FALSE THEN DRVI(D100, D140, Y0, Y1); // 相对定位 END_IF; // 偏差补偿 D120 := D100 - D110; IF ABS(D120) > D130 THEN DRVI(D120, 50, Y0, Y1); END_IF; // 轴2-4联动逻辑 IF X10=TRUE THEN // 联动启动 DRVI(D200, D240, Y2, Y3); DRVI(D300, D340, Y4, Y5); DRVI(D400, D440, Y6, Y7); END_IF;
五、调试要点与常见问题
1. 调试步骤(从单轴到多轴)
2. 常见问题与解决
| 问题现象 | 原因分析 | 解决方法 |
|---|---|---|
| 编码器无反馈 | 接线错误(A/B 相反接);HSC 未启用 | 核对编码器接线(A 接 X0,B 接 X1);重新配置高速计数器参数 |
| 定位偏差大 / 丢步 | 负载过大;速度过快;驱动器细分低 | 降低运行速度;增大驱动器细分(如 8 细分→16 细分);优化加减速时间 |
| 补偿后偏差仍存在 | 补偿速度过慢;阈值设置过大 | 提高补偿速度;减小偏差阈值(如 50 脉冲→20 脉冲) |
| 电机抖动 / 异响 | 加减速时间过短;脉冲频率过高 | 增大加减速时间(0.1s→0.2s);降低最大输出频率 |
| 限位触发后电机仍运行 | 限位逻辑未切断脉冲输出 | 确保限位标志串联在定位指令前,直接复位脉冲输出端子 |
3. 优化建议
六、扩展功能:触摸屏交互
通过三菱 GS2110 触摸屏绑定 PLC 寄存器,实现:
总结
三菱 FX5U 控制 4 台步进电机(带编码器)的核心是:
该方案兼顾开环控制的简单性和闭环控制的高精度,适配多数工业多轴定位场景,若需更高精度(如 ±0.01mm),可替换为伺服电机,程序逻辑仅需调整定位指令和参数,核心闭环修正逻辑通用。


